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李翱

唐代著名思想家李ㄠˊ﹔ao(774-836),字習之,隴西成紀(今甘肅秦安東)人。根據《新唐書》記載,這出生於隴西的名門望族的學問家,也是「後魏尚書左僕射」李沖的十世孫。家世小有名氣,但依舊刻苦學習,勤勉於儒學,文章崇尚氣質。唐德宗貞元九年(793)參加州府級的鄉貢考試,成為鄉貢舉人。九月時入長安,以文章面謁政壇名士梁肅,受到賞識。但是,時運不濟,次年進士不第。此後,除每年參加進士考試,同時也四處遊歷,廣結朋友,不乏對其後來人生有巨大助益者。貞元十二年(796),為得薦進,李翱呈獻文章於右司郎中楊於陵,楊對其讚賞有加;李翱〈謝楊郎中書〉文,即作於此時。
      唐貞元十四年(798),李翱中進士。他與名滿天下的韓愈相交為友,亦從之學習古文,更於貞元十六年(800)四月,至徐州迎娶時年十五的韓愈姪女為妻,因此,這二人關係多重交疊,後世也因此多以「韓、李」並稱。李翱在登進士第後,曾歷任校書郎、京兆府司錄參軍、國子博士、史館修撰、廬州刺史、諫議大夫知制誥、中書舍人、戶部侍郎、檢校戶部尚書、桂管湖南觀察使、山南東道節度使……等職。後於唐文宗開成元年(836),卒於自戶部侍郎轉任至襄州刺史、山南東道節度使的路途上。李翱文章渾厚,備受推崇,故諡號以「文」稱,是為「李文公」。李翱有詩文,曾書《來南錄》,文風平易易讀,也是中國出現年代極早的日記體文章。今可見其流傳下的十八卷《李文公集》。
      李翱的性格嚴正剛直、急切熱誠。曾聽韓愈說到有關年僅七歲的高愍女,受迫於逆賊,而不願捨家人獨活的事蹟,遂作〈高愍女碑〉;除此外,亦寫過〈楊烈婦傳〉一文。再者,於貞元十九年(803)至貞元二十一年(805)末期間,舉家遷居洛陽旌善,在河南尹韋夏卿幕下任戶曹參軍。任內,李翱因為堅持依照「黃卷」所書的儀式,來行糾舉六曹的方法,與司錄參軍林某發生了激烈的爭執。雖然長官韋夏卿傾向於維護李翱的立場,但因為受到林某的「盛詞相謗」,以及韋夏卿即將離任等等原因,李翱遂決定辭職離開。但在之後,接續韋夏卿職務的河南尹王紹,又召來李翱擔任幕僚,李翱即作〈勸河南尹復故事書〉呈於王紹,堅持他自己「黃卷故事」的作法。最後,才答應成為王紹的幕僚。而在多年之後(大和八年,834),李翱為潭州刺史、湖南觀察使時,竟遇已故長官──蘇州刺史韋夏卿──之女,不忍見其淪落為拓枝舞妓,遂替她贖身,並擇士而嫁。這事為當時從侍的殷堯藩與尚書郎舒元輿稱誦歌詠,一時間亦傳為佳話。在這之中,除李翱剛烈耿直的個性可見一斑外,亦得見其於剛急性格外,也是一熱情念舊、富懷濃厚人情味之人。
      另外,唐元和十四年時(819),李翱仍在朝擔任國子博士兼史館修撰,元月,韓愈因諫迎佛骨事,被貶為潮州刺史,李翱便作〈論事於宰相書〉,呈宰相崔群,責備其未盡勸諫皇帝之責。又另作〈百官行狀奏〉,希望寫作行狀的人,在給立諡號之時,應視其行狀是否真實,不可粉飾、虛誇。因此一文,憲宗准其所奏,李翱也因此受命為考功員外郎。李翱性格雖常失之不夠圓滑,卻往往因此落實成不畏權貴、勇於建言之狀,以蒼生百姓為終極關懷對象的政治行動。當然,這樣的性格張力,也顯照在其思想成就之上。
      德宗貞元十八年(802)時,李翱完成了足以堪稱其思想的代表之作──〈復性書〉。他在儒學方面最大的貢獻,便是試圖重建儒家學說的心性理論。〈復性書〉為宋代理學家談心性之道,開了條先河。李翱在這之中,以《周易》、〈中庸〉、〈大學〉、《孟子》為立論之根據,提出了「性善情惡」與「去情復性」的說法,並舉「開誠明,致中和」為終極意義。從「去情復性」作為旨歸始言,以「弗慮弗思」、「齋戒其心」、「寂然不動」、「誠明」等步驟為達到復性的方法,以「虛明變化」、「感而遂通天下」、「與天地參」為用,認為渾渾噩噩地放縱、認自己性情被蒙蔽,是件極為可悲之事。所以,在李翱的論說裡,可見其談「人的先天純潔本性」,便是吾輩亦得以成為聖人的基礎要素。而人之所以無法成為聖人,是因為被後天的情欲所干擾、浸染、扭曲,甚至破壞,使先天即具備的善性,無法得到擴充並蓬勃地發展。為了恢復我們先天純潔的善良本性,勢必得先去除情欲,故稱「去情復性」。李翱的心性論,對後來北宋,甚至到南宋的理學,都有很大的影響。首先,他將「性、情」兩分,認為性為善,情為惡,性是天授故為善,而惡之出現,是因被「情」所矇蔽。這樣的說法,啟迪了宋代理學家對「天命∕氣質之性」的區別,也就是之後所謂「天理∕人欲」之辨的根源之一。第二是「弗慮弗思,情則不生」中,「正思」的修養方法,這對北宋程顥、程頤所提工夫論中「主敬」的觀點,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甚至,可視其為南宋朱熹與張拭爭論「中和」的「未發」、「已發」這一論題的前導。再者,因李翱特別重視〈中庸〉,視「性命之學」為孔、孟思想的精華,因此也可以說,李翱開啟了宋儒們重視〈中庸〉的風氣,對於儒學傳播的貢獻,一點也不容小覷。

撰稿人:陳讚華
網站滿意度調整